商标抢注惨痛案例,企业是愿意花低价注册还是高价购买
2019-07-31 来自: 商标抢注惨痛案例,企业是愿意花低价注册还是高价购买 浏览次数:1022
在商标注册的法则中,首要原则便是“申请在先原则”,即原则上来说将商标专用权授予优先申请注册人,通俗点讲就是先到先得。
许多企业品牌的经营者对于自家商标的保护意识相当薄弱,对于商标被抢注后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没有重视,疏于管理与防范,往往等到吃亏了才想亡羊补牢。商标一旦被抢注,企业或个人想要再拿回来,不得不踏上漫长的诉讼之路,如果败诉要么花钱买下商标要么改名字。下面通过几个经典的案例来了解下
1、联想
2001年,联想开始***化发展步伐,却发现联想的英文名Legend在***竟被100多家公司注册过商标,行业遍及娱乐、汽车等。据悉,联想试着在欧洲买了两个回来,但很快发现,要和***100多家公司去谈。2003年4月28日,联想无奈之下,宣布花费巨资更换“Legend”为“lenovo”。
2、滴滴打车
滴滴打车可以说是非常经典的一个商标被抢注案例,滴滴打车商标抢注后不得不改名称,原本叫嘀嘀打车,有名气后竟被杭州一公司抢先注册,滴滴打车反而成了被告,并最终败诉。
3、狗不理
天津有名的老字号“狗不理”的商标曾在日本遭抢注,历时10余年的不懈努力,经过多次的谈判与交涉,天津狗不理集团有限公司最终于在2007年9月拿回了遭抢注的两个“狗不理”商标。至此,在海外漂泊多年的“狗不理”商标终于回家了,这是我国老字号企业在海外成功的经典案例。
在现实中,遭遇商标抢注的中国企业绝非仅以上几家。因此,对于企业来讲,想要自己的产品或品牌得到有效的保护,注册商标是***的前提条件。要先于市场扩展的步伐,做到“产品未动,商标先行”,以防患于未然。